文章來源:“老羅談冷鏈”微信公眾號



(中國涉農企業品牌影響力3份月榜單TOP50榜單)
















近些年,新農業的強大市場空間,吸引著大佬及創業者企業紛紛布局或下沉。比如,數字農業市場規模將達1.26萬億;農業生產性服務市場預計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;2026年,預制菜產業規?;蚱迫f億級;初步統計,至2027年,中國種子行業市場規模達792億元,其產業鏈規模更是破萬億級別...透視3月份涉農企業品牌傳播影響力榜單,各大上榜企業的布局情況,梳理下最熱門的創業機會。面對消費升級,早在2020年,好想你實業就瞄準了“大健康戰略”,將“紅棗+食藥同源”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方向。依托“紅棗+凍干產品”雙輪驅動的產品戰略,好想你投資4.4億元建立全球智能化FD凍干技術車間;與院士級專家深度合作進行產品研發,挖掘紅棗+產品的營養價值;同時,加大對紅棗產業園技術改造的傾斜力度,建立高端紅棗生產加工車間,以點帶面、示范推廣,并先后推出了清菲菲等億級單品,為紅棗+食藥同源的戰略落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路徑。如今,好想你實業先后研發出108款食藥同源類健康(鎖鮮)美食投入5.0門店,形成以“紅棗+”為核心,食藥同源為戰略方向,集種植加工、冷藏保鮮、科技研發、貿易出口、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的健康食品有限公司。

今年年初,中糧“帝國”公布了2021年度成績單,2021年中糧集團營收超6600億元,利潤總額超230億元,創歷史新高。據中糧集團官網,中糧集團旗下共有專業化公司17家,除等待上市的中糧福臨門外,其余16家均為上市公司,分別為:中國食品、中糧糖業、中糧工科、中糧包裝、中糧科技、大悅城、蒙牛乳業、大悅城地產、酒鬼酒、中糧家佳康、福田實業、雅士利國際、現代牧業、中糧資本、妙可藍多、中國圣牧。可以說,中糧的成功是產業鏈布局的成功。近些年,中糧集團持續完善在糧食貿易、油脂加工、稻麥加工、食糖加工、肉食養殖等業務上的布局。在做強做優做大糧、油、糖、棉核心業務的同時,中糧集團建立了食品、金融和地產三大主營業務,構建了強大的供應鏈、產業鏈體系。富邦股份致力于成為世界“數字農業”新價值的創造者,為化肥企業提供技術、服務和產品解決方案,進而實現各種化肥生產助劑的銷售,擁有肥料防結劑、多功能包裹劑、造粒改良劑、緩釋材料、磷礦石浮選劑和肥料生產過程助劑等六大系列共計60多種產品。去年,富邦股份還與京東集團旗下的北京京東乾石科技有限公司簽約,為數十家京東農場提供“耕種管收”一攬子解決方案;與阿里旗下的螞蟻區塊鏈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合作,加快5G、互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,共建“區塊鏈+數字農業”新生態。除了富邦股份之外,京東、阿里、博創聯動、新洋豐、百果園、每日優鮮均在數字農業領域下沉與深耕。
成立14年來,作為農業科技巨頭“極飛科技”已經自主研發了農業無人機、農業無人車、農機自駕儀、農業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系統等產品,通過構建完整的產品矩陣和數據閉環,為廣大農業工作者提供精準、高效、靈活、經濟的無人化生產解決方案,以解決農業生產中勞動力不足、管理粗放和環境污染等問題。截至2020年12月31日,極飛的智慧農業產品累計作業面積達到7.8億畝次,共計服務了931萬農戶。
今年,極飛科技還發力農業服務賽道。2022年3月1日,極飛科技全國直營服務第一站——南昌直營服務站正式開業,為用戶提供備用產品服務、設備維修保養、零配件供應、培訓等一系列售后服務,解決農民作業過程的實際難題。截至目前,安徽合肥、湖南益陽、江西南昌等8家直營服務站已陸續開業,在農業前線直接為用戶提供本地化、標準化、規范化的智能農機售后服務。
預制菜是2022年最火熱的賽道。數據顯示,國聯水產2021年預制菜營收達8.41億元。過去一年多以來,國聯水產立足水產食品板塊,聚焦預制菜進行商業模式升級,促進以綜合水產品提供商向綜合水產食品制造商轉變。目前,國聯水產國聯水產的產品主要是以預制菜品為主的精深加工類、初加工類、全球海產精選類。
鑒于預制菜的表現,國聯水產負責人還對外宣布,上游養殖業務多年虧損,對公司產業鏈沒有形成增益優勢,反而給公司現金流及市場形象都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。2022年,國聯水產公司將對上游養殖業務剝離出表,更加聚焦食品加工主業發展。除了國聯水產之外,恒興集團、圣農發展、每日優鮮、三全食品、惠發食品等企業也紛紛下注預制菜賽道。
中國正在步入最好的時代!這是一個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時代!這是一個處處充滿機遇的時代!鄉村振興,是中國農業進入世界強國行列的機會,也是企業發展的加速器。誰能抓住鄉村振興,誰就能贏得市場或競爭優勢。透視發現,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“三步走”的時間計劃是2020年—2035年—2050年。隨著廣大鄉村人口的脫貧和國家經濟轉型,中國的三四線市場、縣域市場正在醞釀著一場大的改變,這里將迎來一輪新的重大機遇。因此,中小企業、創業者應該把主要賽道定位于鄉村振興,如何把企業的布局及賽道貼近鄉村振興戰略,這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其實,鄉村振興有一個關鍵就是“發揮優勢資源”。所以,企業布局鄉村振興的思路不是“補弱”,而是“增強”,利用自身資源優勢、技術優勢、品牌優勢、產業鏈優勢...賦能鄉村振興。由此可見,深耕是企業最大的勢能,也是企業投身鄉村振興最大的“靠背”。大企業或者龍頭企業本身擁有強大的資源及品牌影響力,這種優勢并將持續;對于中小企業或創業者而言,深耕自身領域,在細分市場“大步快跑”,這一定是企業投身鄉村振興的戰略錨定!